青海松海律师事务所
电话:0971-8212527
传真:0971-8253591
E-mail:1157229623@qq.com
网址:www.qhshls.com
地址:西宁市城东区昆仑中路凯旋写字楼22楼
在交易中,人们签约是为了约束对方按约定履行,达到自己的交易目的,这一切都是基于合同的生效。那么,在实践中,合同何时生效呢?生效后,合同有什么法律法规效力?跟着西宁律师事务所一起来学习:
合同的法律法规效力具体表现在:
(一)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二)当事人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三)当事人应当按照诚实守信基本原则履行某些非合同义务,如完成合同的批准和登记程序,不得恶意影响合同生效的附属条件的法律行为条件的结果亦或失败,不得损害附属期法律行为期限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合同自成立之日起就具有法律法规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成立之前就没有。《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合同前义务对承包人也构成法律法规效力。
法律法规索引::
《民法通则》:
第57条民事法律个人行为,自其成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行为人在没有法律规定或取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契约是双方当事人就建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所达成的协议。法律规定的合同受法律法规保护。
《合同法》:
第42条订立合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对方遭受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
(一)签订合同,恶意协商
㈡故意隐瞒与合同有关的很重要事实亦或给出虚假材料;
(三)其余违犯诚实守信基本原则的个人行为。
第43条订立合同时知悉之商业秘密,不论合同成立与否,均不得泄漏或非法使用。如果泄露或非法使用该商业秘密造成对方损失,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在实践中,只有合同生效,交易双方到约束,须按约定履行。因此,合同的生效与否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权利实现。合同生效后才能产生法律法规,此时对当事人有一定的效力。更多相关知识可咨询西宁律师事务所律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图片不属于我站案例,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